與大師相遇 (番外篇)- 攝影,我的成長

首先,謝謝大家能夠抽空來小站光臨,而且留話給小弟一些支持。

當初會開始接觸攝影,其實,因為寫「勸敗文」而開始拍「商品」的照片。只是,「勸敗文」實在相當的膚淺,而且,如果我拍出來的東西,跟別人拍出來的也差不多,不就拿台小 DC 這樣拍拍,那樣拍拍。而我卻又想要寫出,做出一些跟人家不一樣的東西,我想要讓人家看到文字,看到照片,就會知道那是阿西摩寫的東西。也因此,開始慢慢的研究怎麼拍出更好的照片。在這當中,我也借過人家的 Sony F717, F828, Canon 10D, Nikon D70…etc 只是,那些都不是我自己的東西,怎麼拍,也都只是隨便摸摸,一點專業都沒有。這也是當初法蘭非常反對我借相機的原因。

完全沒有底片機基礎的我,就這樣,糊里糊塗的買了一台二手的 D50,也這樣糊里糊塗的開始摸索攝影這回事。剛開始的摸索,真的很痛苦,我好像汪洋大海中的溺水者。我不知道什麼才是對的,什麼才是好的。雖然看了很多書,很多文章,還有範例照片。可是,我還是不懂,什麼叫做三分法,井字構圖。。。etc。就算當下看懂了,拿起相機的那瞬間,我的腦袋是空白的。根本不知道什麼是什麼,拿起來先亂拍一通。

今年初的台北車展,我也跟著人家跑去拍照。拿著 D50 + 50mm f1.8 , 18-70mm kit 鏡 還有借來的 SB800。我說真的,到了現場之後,根本就是根著別人一窩風的亂拍。然後,很自卑的躲在旁邊,因為別人的鏡頭一顆比一顆大顆,一袋比一袋大!而 model 也很現實的,越是口徑大的鏡頭,越會多看兩眼。雖然如此,我還是照樣給他拍了好幾 G。只是,拍了一堆東西回來,師父看了半天,一句話也沒怎麼說。現在回頭看看照片,七刀~ 我用DC 都可以拍的東西,真是浪費了我的 D50。
DSC_1072.png
這種照片,只要有裝備,大家都拍的出來的東西。。。 我原來也是那麼膚淺的。

然後,六月份去了吳哥窟,在行前,我看了一些別人的照片,然後開始幻想著,我這次出門,跟浮爺(我的攝影前輩)借了 Tokina 12-24 F4 超廣角鏡頭,然後,特別為了這一次,還買了個新的相機包包。看起來有點專業,感覺起來氣勢很殺!自己就想說,恩,這次去應該可以拍出些好的東西。結果,完全沒有思考的「記憶卡謀殺」行為,熊熊幫我的硬碟增加了 10G 的照片。

_DSC0177.jpg
我還記得,在女皇宮的入口處,看到了那位老婆婆,我還一度幻想著,我是國家地理雜誌的大師,想拍出一張那種感覺。結果,回過頭看這張照片。我到底在拍什麼啊!

這當中也嘗試著拍了一些其他的東西。
_DSC6821.jpg
比方說,新竹金山街上的籃球場,我也不知道為什麼,那天晚上,突然想要去拍照。很令我意外的,這一組照片,好像還有那麼一點感覺。

_DSC7645.jpg
拍來拍去,還是小動物最好拍。因為他們很單純,因為,我對小動物的感覺,就是這麼直接,這麼的單純。

_DSC6203.jpg
還有拍吃的東西,我也還算勉強可以,因為我實在太貪吃了,我對食物的慾望,完全的紀錄在我的照片裡面。

將近一年的時間了,回顧我曾經拍過的東西,原來,我在不知不覺之中,也有所成長。雖然,我還是一樣,會嫌設備不夠,嫌鏡頭不好。攝影人,相機袋裡面永遠就缺那麼一顆鏡頭的。唯一我知道不太一樣的是,我開始慢慢的督促自己,先觀察,後拍攝。除非,看到一個景,如果我沒有衝動,這張照片,不拍,我會後悔死的話,那就不要亂按快門。而且,當我開始拍的時候,不可以看 preview,要一口氣拍完。Michael Yamashita 也有說過,拍照就像跳舞一樣,有韻律,有節奏的。拍完就看 preview 很容易把節奏打斷,而且也非常容易失去那瞬間的精彩。要我這個三腳貓聊攝影技巧,攝影精神,我想我還太早了。只是,攝影給我的感受,就是這麼的強烈,這麼的直接。我只能從我自己的經驗中,去觀察我自己怎麼的開始攝影,又怎麼的開始改變想法。

攝影,不就是把時間,跟記憶記錄下來而已。但是,你能夠紀錄得多,紀錄得少,這就是看你用「心」的程度了。有些人,寫遊記三言兩語就搞定了,有些人寫遊記有如流水帳,而有些人卻可以用曼妙的文字,搭配上寫實的描述,有趣的內容創造出一篇令人驚嘆的文章。攝影,不也就是這麼一回事嗎~

我的成長,要感謝我師父給我的指導,也要感謝幾位攝影前輩給我的薰陶。沒有他們給我正確的觀念,我想,我也不會有這樣的成長。而 Michael Yamashita 的相遇,給我的卻是另外一種不同的震撼,讓我開始更加想要探索攝影這回事。

Facebook
Twitter
LinkedIn